
手法淋巴引流的操作方法参照下列图文,对体表(包括躯干和四肢)淋巴系统沿淋巴回流方向和途径做轻柔的按压和按摩。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SLD的基本手法:把手指和手掌的平面放在皮肤上,并用你的手指朝一个方向推动皮肤,这样可以促使淋巴液从肿胀部位流出,整个推送的步骤重复5-10次。

简单来说,手法淋巴引流的治疗顺序是:
1. 先躯干后四肢;
2. 先健侧后患侧;
3. 先按压区域淋巴结(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然后按其引流区域的淋巴管走向做按摩。
通过上述治疗促进周围淋巴液向中央淋巴系统的回流,达到减轻和消除患病肢体组织水肿的作用。
具体的引流手法包括:
1.原地划圈:所有手掌紧贴皮肤,垂直于引流方向2秒一个次做画圈动作,压力适中。可以应用于多种部位。
2.铲形技术:用虎口对准需要引流部位,握住前推,手掌呈铲形向内侧旋转。用于远端到近端推送,多用于肢体;
3.压送技术:循序渐进地利用握压力量向引流方向一步一步推送,用于长距离治疗,多用于四肢;
4. 旋转技术:双手食指朝向引流推送方向,手呈弓形,以大拇指先接触引流部位,然后从食指到小拇指依次接触患 者身体,并最终以整个手掌按压患者身体部位,手部始终由虎口至外侧进行旋转运动。适合用于宽大部位治疗,多用 于躯干。
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原地划圈手法依次激活躯干的淋巴结,如下颌、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等;
第二步,通过铲形技术或压送技术或两者相结合的手法将近端肢体的淋巴液引流至躯干淋巴结处,即从上臂、大腿部 引流至腋窝、腹股沟(注意避开会阴);
第三步,用原地划圈手法激活肢体关节处的淋巴结,即肘窝、腘窝(膝盖窝);
第四步,再用第二步的手法将远端肢体的淋巴液引流至肢体关节淋巴结处,然后重复第二步,即从前臂、小腿引流至 肘窝、腘窝(膝盖窝);
第五步,将手部、脚部(需要从远至近端按压跟腱)的淋巴液引流至近端肢体,再向上重复第四步,直至送到躯干淋 巴结处。
如果有家人或者保姆,可以让他/她帮你进行背部的淋巴引流操作:

您的家人可以从背面腰部,然后是腰部以下,进行弧形向上的推动动作,一直到腋窝:
1. 从腰部开始,做动作10次;
2. 再从臀部开始,做动作10次。
如果操作者用力太大让你感觉不舒服,记得讲出来。因为感觉不适的操作,也不会产生效果。
操作原则:
1.因淋巴管位于皮下较表浅的位置,因此手法要轻柔,避免将淋巴管压扁影响回流;
2.皮肤应有牵拉,而不是单纯的在皮肤上滑动;
3.手法操作时的施力方向应与淋巴流动方向一致;
4.最大面积接触皮肤;
5.先躯干后四肢,先远端再近端,先健侧再患侧;
每一次轻柔按摩包括工作期和休息期,工作期至少1s,每个部位重复5-7次。